首都物资补给是维持国家运转的核心机制,直接影响军事、经济和科技发展。物资主要包括粮食、石油、钢材和稀土,每种资源用途不同,需通过占领资源点、升级建筑、贸易或掠夺等方式获取。粮食用于人口增长和士兵士气,石油是军事行动的基础,钢材用于建筑和装备,稀土则关乎高科技研发。首都作为政治经济中心,物资短缺会导致经济衰退、军力下降,因此必须建立稳定的补给体系。
资源点的占领与保护是补给首都的基础。地图上的矿山、油田、农田等资源点需派遣部队占领并持续采集,等级越高的资源点产量越大。同时需防范敌方切断补给线,可通过布置防御设施或派遣驻军保护关键路线。空中补给是应急手段,运输机能在补给线中断时快速投送物资,但需消耗较多资源且可能遭遇防空火力,建议搭配战斗机护航。合理分配资源优先级,优先保障军事和科技需求,避免过度扩张导致补给紧张。
升级农场、炼油厂、钢铁厂等资源建筑可直接增加产量,同时研发相关科技能优化生产效率。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出,工业技术加速钢材生产。建设物资调度中心可优化资源分配效率,尤其在多线作战时能快速调配物资至前线或首都。盟友贸易是补充稀缺资源的有效途径,通过外交协商互换盈余物资,但需注意贸易路线的安全性,避免被敌方拦截。
战争掠夺虽能快速获取资源,但风险较高。攻击敌方城市或资源点可缴获物资,但可能引发报复或长期冲突。建议在实力占优或战略必要时采用,同时确保首都防御稳固。仓储管理同样重要,升级仓库容量并分散储备可减少被掠夺的损失。首都物资补给需综合运用占领、生产、贸易和防御策略,形成可持续的循环体系,为全局胜利奠定基础。